位置
富順縣地處四川盆地南部、沱江下游,位于東經104°40′-105°15′、北緯28°55′-29°28′之間。東鄰內江市隆昌縣,西靠自貢市沿灘區(qū),南接瀘州市瀘縣,東北與內江市隆昌縣臨界,西北與自貢市大安區(qū)相連,西南與宜賓市接壤,在自貢、內江、瀘州、宜賓四市之間,縣城距宜賓、瀘州機場60公里左右。
地貌
富順縣地勢由北向南傾斜,地形以丘陵為主,占總面積90%以上,丘陵多呈饅頭狀。
氣候
類型
縣境屬亞熱帶濕潤季風型氣候。隆冬無嚴寒,初春氣溫回升不穩(wěn)定、波動大,夏有酷暑,秋季綿雨不明顯。年內出現(xiàn)寒潮、暴雨、高溫、特大伏旱等自然災害,尤以高溫、伏旱造成危害最嚴重。
光照
2006年,平均氣溫19.2℃,比正常年份偏高1.3℃;年極端最高氣溫41.5℃,最低氣溫1.2℃。;年總日照時數1062小時,比正常年份偏少10%。富順縣累年(1971至2000年)年總日照時數平均在1000小時以上,其中歷年8月日照最多,平均可達191.1小時;7月次之,為175.9小時。歷年12月日照最少,平均僅35.0小時。年最多日照時數達1418.3小時;年最少日照時數僅876.5小時,月最多日照時數出現(xiàn)在8月份,約為300小時;月最少日照時數出現(xiàn)在12月份,僅為4.9小時。從季節(jié)分布看,春季總日照時數占全年總日照時數的比例為19%,初夏占22%,盛夏占31%,秋季占18%,冬季占10%。大春生長季節(jié)總日照時數為940小時,占全年總日照時數的比例達80%,而冬半年僅占20%。全年日照百分率為24%。自10月至次年2月日照百分率均低于20%,1月和12月日照百分率最小,僅有9%。3月至9月日照百分率大都在22%以上,其中4、5月和7、8月均在30%以上,8月日照百分率最大,達到了42%。
氣溫
冬季平均氣溫最低,為8.7℃;從冬季到春季和從春季到初夏氣溫回升均較快;盛夏平均氣溫最高,為27.1℃;由盛夏到秋季和由秋季到冬季氣溫下降迅速。一年當中,1月最冷,8月最熱,1月平均氣溫最低僅4.8℃,8月平均氣溫最高可達30.0℃。氣溫年較差較小,為19.6℃。在氣溫的旬分布中,1月中旬最冷,旬平均氣溫為7.4℃;8月上旬最熱,旬平均氣溫為28.2℃左右。累年極端最高氣溫為41.5℃,出現(xiàn)在9月;累年極端最低氣溫為-2.1℃,出現(xiàn)在1月。年平均最高氣溫為21.6℃。月平均最高氣溫8月最高,為32.0℃,1月最低。年平均最低氣溫為15.2℃,月平均最低氣溫1月最低,為5.7℃,8月最高。
降水
富順縣累年(1971至2000年)年總降水量平均為1028.8mm。歷年7、8月降水最多;1、12月降水最少,均不足20mm。年最多降水量為1470.7mm,月最多降水量在448.9mm,出現(xiàn)在8月。年最少降雨量為777.4mm。月最少降雨量為0.5mm,出現(xiàn)在11月,而非出現(xiàn)在12、1月。各季節(jié)降水量占全年總降水量的比例分別是:春季占9%;初夏占27%左右;盛夏占37%;秋季占22%;冬季占5%。我縣大春生長季的降雨量為944.7毫米,占全年的92%,但全年大雨、暴雨均出現(xiàn)在本生產季,較多降水以徑流形式流失,使有效降水明顯減少。小春生長季降雨量為176.5mm,占全年的17%
水文
江河小溪
縣境內河流屬沱江水系,沱江由北向南縱貫縣境,總共有大小溪河351條,其中長50千米以上,流域面積在100平方千米以上的有3條,長10千米以上,流域面積在30平方千米以上24條。
沱江干流富順河段:境內流長87千米,總水面32平方千米。年平均流量400立方米/秒左右,年徑流總量129.3億立方米,最大峰量15200立方米/秒,最小流量6.72立方米/秒。
釜溪河:沱江一級支流,建國前自貢食鹽運輸之通道,故又稱鹽井河。源于旭水河、威遠河,在自流井鳳凰壩匯合后,名釜溪河。該河經自貢市南折由互助鎮(zhèn)力和村入縣境,在永年鎮(zhèn)李家灣匯入沱江,全長73.3千米,縣境內長32千米,天然落差19.1米,平均比降0.27‰,河道迂回曲折,沿江多系低山淺丘,河谷開闊,岸邊多臺地,比降平緩極易受沱江洪水倒灌。
鎮(zhèn)溪河:是釜溪河一級支流,源于自貢市沿灘區(qū)仲權鎮(zhèn)鐵匠灣,由自貢、宜賓、富順邊界流經合水橋、富全鄉(xiāng)黑水凼,入宜賓孔灘、草堂、王場鄉(xiāng)進入本縣富和鄉(xiāng),流入木橋溝水庫后,在李家灣鎮(zhèn)溪口注入釜溪河,再下流400米處匯入沱江。全長75千米,境內長60.5千米,流域面積433平方千米,多年平均天然流量6.12立方米/秒,是縣城飲水水源。
大城河:源于中石鄉(xiāng)新橋水庫,主干流經古佛鄉(xiāng)、童寺鎮(zhèn)芝溪、寶慶鄉(xiāng)至大城虎頭寨右側注入沱江,全長33千米,集雨面積122.93平方千米,河面平均寬度50米,年水量4919.6萬立方米,天然落差108.6米,河床平均比降3.27‰。主要用于灌溉,借河床落差下游納塔洞、大城老堰等地可修建小水電站。
石灰溪:在沱江右岸,源于南溪縣北殷家灘,由安溪鎮(zhèn)毛橋入本縣境,流至安溪鎮(zhèn)幺灝陳家灣與南溪北部流來之石灰溪匯合,在安溪鎮(zhèn)場口馬鞍石注入沱江,全長26.8千米,境內長12千米,河面平均寬17.5米,集雨面積29.6平方千米,年水量473.1立方米。該溪上游建有金銀窩水庫,有效庫容1023立方米。沿溪利用落差曾建4處水輪泵站,并可建小水電站。
地下水
縣境內地下水資源不豐富,主要為分布于紅層砂、泥巖的孔隙--裂隙水,次為第四系松散堆積層孔隙水。碳酸鹽裂隙熔洞水僅在青山嶺及梯子崖背斜局部有所分布。地下水一般埋藏深度25至50米。楊初步調查資料,本縣地下水儲量為0.42億立方米。